新華社舊金山1月15日電(記者馬丹)美國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發現了如何使小鼠胚胎干細胞獲取類似受精卵發育特征的方法,改造后的胚胎干細胞不僅能夠產生胚胎組織,也能夠像受精卵那樣產生胚外組織。

受精卵被視為全能干細胞,具備全面的發育潛能,能分化產生胚胎發育所需要的所有細胞類型,包括胚胎組織和胚外組織。胚外組織包括胎盤和卵黃囊,對胎兒與母體間營養物質的交換至關重要。胚胎干細胞取自早期胚胎,是一種多能干細胞,發育潛能有限,可以形成各種細胞類型,但不能產生胚外組織。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副教授何琳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小鼠胚胎干細胞中一種名為miR-34a的微核糖核酸有制動作用,可以阻止胚胎干細胞產生胚外組織。微核糖核酸是一種小分子核糖核酸,不能轉譯成蛋白質,但可以調節蛋白質基因的表達。

當研究人員敲除miR-34a后,胚胎干細胞能夠擴大細胞發育潛能,產生出包括胎盤和卵黃囊在內的胚外組織細胞。在實驗中,缺失miR-34a的胚胎干細胞有20%表現出這種發育潛能的提升。

由于目前對受精卵早期發育階段的細胞分化特性研究有限,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最新研究成果可以為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途徑。這一成果日前已經刊登在美國《科學》雜志網絡版上。

華裔科學家何琳對新華社記者說,這項研究發現了一個調節胚胎干細胞發育潛能的新機制。改造后的胚胎干細胞雖然與受精卵不一樣,但在某些發育的全能性方面跟受精卵有一定相似性。

她解釋說,受精卵在發育中最早的細胞分化是讓一些細胞產生胚胎,另一些細胞變成胎盤。由于缺乏受精卵細胞培養實驗系統,這樣的研究舉步維艱,科學界此前對這種調控細胞分化特性的機理知之甚少。相比之下,科學家對胚胎如何發育已經做了大量研究,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體外胚胎干細胞培養系統。今后,科學家們可以利用細胞培養系統來開展對受精卵早期發育階段細胞分化的研究。

美科學家發現胚胎干細胞的發育潛能調控機制

圖文簡介

美國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發現了如何使小鼠胚胎干細胞獲取類似受精卵發育特征的方法,改造后的胚胎干細胞不僅能夠產生胚胎組織,也能夠像受精卵那樣產生胚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