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他是我們生活的“催化劑”,他是那個被譽為“中國煉油催化劑之父”的閔恩澤。

閔恩澤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他從小受到“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家風熏陶,自幼喜歡讀書。高中時,因為他的成績優異,被保送到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學習土木建筑,后來轉入了化工化學工程系。

畢業后,閔恩澤又自費公派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1951年,閔恩澤獲得了博士學位。雖然在國外有良好的工作條件,優厚的生活待遇,但是,閔恩澤心中時刻記掛著自己的祖國,時刻想要用自己的所學報效自己的祖國。最后,他沖破重重阻礙,回到了闊別8年的祖國。

閔恩澤是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也是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他在科研技術的研究上,做了很多重要的貢獻。

20世紀60年代,他參加并指導完成了移動床催化裂化小球硅鋁催化劑,流化床催化裂化微球硅鋁催化劑,鉑重整催化劑和固定床烯烴疊合磷酸硅藻土催化劑制備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和產業化,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滿足了國家的急需,為我國煉油催化劑制造技術奠定了基礎。70年代,他又指導開發了Y-7型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篩催化劑,還開發成功了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劑及其重要活性組分超穩Y型分子篩、稀土Y型分子篩,以及鉬鎳磷加氫精制催化劑,使我國煉油催化劑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并在多套工業裝置推廣應用,實現了我國煉油催化劑跨越式發展。80年代以來,他從戰略高度出發,重視基礎研究,親自組織指導了多項催化新材料,新反應工程和新反應的導向性基礎研究工作,是我國石油化工技術創新的先行者。

2016年3月7日, 閔恩澤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有人說他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他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可是,這個仿佛有無限活力的“催化劑”,還是燃盡了自己人生最后的一絲能量,帶著數不清的榮譽和造福人類的貢獻,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采錄”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2016年3月7日,石油化工專家閔恩澤逝世

圖文簡介

閔恩澤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他從小受到“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家風熏陶,自幼喜歡讀書。高中時,因為他的成績優異,被保送到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學習土木建筑,后來轉入了化工化學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