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5月11日,許學彥出生于江蘇武進。1944年進入重慶交通大學造船系學習。1951年,進入到了重工業(yè)部船舶工業(yè)管理局技術處任技術員,從此走上了他的船舶設計之路。

由于當時的船舶工業(yè)局剛剛建成,有些硬件設備還不完善,無法進行實際上的船模試驗。研究設計人員只能依靠資料和經驗來開展工作。許學彥在查閱了大量的書籍資料,結合自己所學的船舶設計專業(yè)理論知識,參照渡輪的實際需求進行設計,最終成功設計并建成“海濟”號黃浦江輪渡船。該船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浦江兩岸人員往來和物資流通。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憑借著對艦船事業(yè)的熱愛和對科學的追求以及對工作的執(zhí)著,許學彥先后主持和參與了六七十種型號船舶的設計工作,填補了中國船舶設計的許多空白。他主持設計了我國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船“東風號”,性能指標達到了當時國際先進水平;主持設計了中國長江第一艘大型豪華客輪“昆侖”號;主持設計國家重點“718工程”中的主要三型船舶:即遠洋跟蹤綜合測量船隊的主測量船“遠望號”、海洋調查船“向陽紅10號”和遠洋打撈救生船“J121號”等三型船舶;主管設計了我國第一批萬噸級出口船,為我國造船工業(yè)進入國際市場做出了貢獻。

由于他對我國船舶事業(yè)做出的杰出貢獻,1993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與陳景潤一起榮獲第一屆“何梁何利基金”。這位新中國造船事業(yè)的重要奠基人,中國船舶工業(yè)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前總工程師,幾十年來,奮斗在艦船科研設計領域,為海軍裝備現代化建設和中國船舶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016年3月5日,這位老人因病醫(y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他嚴謹認真,團結奮進,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值得我們不斷傳承下去。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采錄”原創(chuàng)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24年5月11日,船舶設計專家許學彥誕生

圖文簡介

1924年5月11日,許學彥出生于江蘇武進。1944年進入重慶交通大學造船系學習。1951年,進入到了重工業(yè)部船舶工業(yè)管理局技術處任技術員,從此走上了他的船舶設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