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要為國家做貢獻,就要頂天立地。頂天就是要做創新的工作。立地就是要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他是徐敘瑢,我國著名的發光動力學專家,一個奮戰在科研創新一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科學家。深藏不露其外,蘊而不露其表,滿懷對祖國的深厚情感,默默在發光學道路上無私奉獻大半生,這就是徐敘瑢的真實寫照。

1922年4月23日,徐敘瑢出生在山東省臨沂市。他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早在祖父的那一代,他的家庭就注意培養男孩成為知識分子。父輩弟兄三人都畢業于高等學校。徐敘瑢年幼時在山東省臨沂市孔子廟小學、臨沂中學讀書。初中畢業參加全省會考,名列前茅,免試進入縣城中學。后來因為戰爭爆發,年僅15歲的徐敘瑢隨山東各地近千名中學生,奔向四川,尋求知識,報效祖國。1945年,徐敘瑢從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畢業。后來又獲得了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學位。

徐敘瑢開展發光工作的時候,就清楚地堅持做任何工作都應該符合祖國需要的信念。在科研工作中,他強調課題、人才及設備三方面密切結合。作為中國發光學的奠基人之一,徐敘瑢為中國的光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徐敘瑢在領導光致發光、陰極射線發光、放射線發光和場致發光等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他發現了光電子和熱電子的復合及俘獲截面之比的明顯差別。他突破了導帶電子不可區分的概念及新的分析加熱發光的準確方法。而且,他在瞬態光譜、能量傳遞、場致發光方面都有獨創。他還在第三代場致發光的原理及應用方面獨辟蹊徑。發現了類陰極射線發光及無機有機異質結薄膜中的混合激發發光。他還組建了中國發光研究基地,培養了科技骨干,促進了發光學會及發光學報的創建,開展了國內、外的學術交流。

風風雨雨幾十個春秋,徐敘瑢以超人的智慧和勤奮,開創了我國的發光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淵博的知識和深厚的愛國情懷影響著每一位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努力奮斗。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采錄”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22年4月23日,發光動力學專家徐敘瑢出生

圖文簡介

他說,要為國家做貢獻,就要頂天立地。頂天就是要做創新的工作。立地就是要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他是徐敘瑢,我國著名的發光動力學專家,一個奮戰在科研創新一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