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月17日電(記者林小春)中英科學家17日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上報告說,與無糖尿病的成人相比,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壽命縮短9年,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治療不充分,其中農村地區的情況尤其令人擔憂。
中國目前估計有超過1億成年人罹患糖尿病,但糖尿病對患病人群死亡率的影響尚不清楚。為此,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分析了來自中國5個農村地區和5個城市地區共約50萬名成人的數據,以了解糖尿病與死亡率的關系。
研究對象的基線數據于2004年至2008年期間收集完成,而針對死亡情況和死亡原因的隨訪數據收集延續至2014年。
基線數據顯示,有近6%的調查對象患有糖尿病,其中一半為此前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另一半則是研究篩查過程中新發現的糖尿病患者。農村地區的患病率為4%,城市地區為8%。
研究發現,糖尿病顯著增加缺血性心臟病、中風、慢性腎病、慢性肝病,以及胰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等疾病的死亡風險。總體而言,在隨訪期間,與無糖尿病的成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約增加一倍,農村地區較城市地區的風險增幅更為明顯。
這項研究估算,如在50歲時罹患糖尿病,其隨后25年(即到75歲時)的累積死亡概率將達到69%,而未患糖尿病的成人為38%,這就相當于糖尿病患者大約折壽9年,其中農村地區為10年,城市地區為8年。
論文作者之一、北京大學李立明教授對新華社記者說:“本研究的發現說明,我國人群中糖尿病的發生率正在迅速攀升,尤其是農村更為顯著。糖尿病將成為威脅我國人群健康,尤其是勞動力人口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未得到及時和規范的治療,糖尿病導致的心、腦、腎等疾病將會在我國繼續攀升。糖尿病防治勢在必行。”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在同期雜志上撰寫的述評認為,這項研究提供了“中國糖尿病患者特定疾病與并發癥死亡原因的第一個可靠證據”,而此前的估計數字要么過時,要么源自參與者較少的研究項目。她表示,相信中國政府的醫療改革將改善對糖尿病的預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