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最為復雜的生態系統。在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森林生態系統到底是全球大氣汞匯還是源的爭議,一直懸而未決。日前,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馮新斌團隊圍繞我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汞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規律開展系統研究,通過與溫帶/寒帶森林生態系統汞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特征的對比,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布于《地球物理學研究雜志:生物地球科學》。

馮新斌團隊主要以云南哀牢山的常綠闊葉林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為期7年的土壤汞、3年的大氣汞干濕沉降通量及2年的凋落物降解的連續監測,結合中國境內上百個常綠闊葉林的生物量數據及凋落物汞含量的數據,與近20年來100多個溫帶/寒帶的森林站點汞的研究數據進行對比。

他們發現,從區域尺度來說,雖然中國背景區大氣汞含量普遍高于歐美地區,但我國常綠闊葉林凋落物的汞含量并沒有顯著高于歐美的溫帶/寒帶的森林系統的凋落物汞含量,這可能是因為常綠闊葉林葉片的氣孔導度與葉的壽命的聯合作用抵消了高大氣汞含量的影響;常綠闊葉林顯著升高的凋落物生物量是其凋落物的汞沉降通量顯著高于溫帶/寒帶森林系統的沉降量的主因;來自于凋落物的汞沉降是大氣汞進入常綠闊葉林地面的主要方式。此外,他們對凋落物的降解過程跟蹤研究發現,外界環境的汞繼續被固定到凋落物降解殘余物中,熱帶和亞熱帶森林土壤汞庫顯著高于溫帶/寒帶的森林土壤汞庫。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常綠闊葉林可能是一個顯著的大氣汞匯。

 

科學家發現常綠闊葉林或是一個顯著的大氣汞匯

圖文簡介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最為復雜的生態系統。在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森林生態系統到底是全球大氣汞匯還是源的爭議,一直懸而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