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美國鹽湖城11月14日電 專訪:“我們還處于追趕的態勢”——訪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副主任付昊桓
新華社記者林小春
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2016全球超級計算大會上,由中國國家并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制、安裝在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奪得全球超算500強榜單冠軍,中國上榜超算總數也與美國并列第一。但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副教授付昊桓認為,中國在超算領域“還處于追趕的態勢”。
“神威·太湖之光”的峰值計算速度達到12.54億億次每秒,這是全球首個突破10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持續計算速度達到9.3億億次每秒,是第二名“天河二號”的近3倍。今年6月,“神威·太湖之光”橫空出世,在每半年發布一次的超算500強榜單上奪冠。對于蟬聯冠軍,付昊桓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純屬意料之中,沒有太大懸念,“比我們更快的系統可能還需要一到兩年時間才能出來”。
算上此前“天河二號”的六連冠,中國已連續4年占據全球超算排行榜的最高席位。付昊桓認為,某種程度上,這與中美超算發展規劃不同有關。在“天河二號”2013年奪冠前,美國的“紅杉”與“泰坦”曾于2012年先后奪得超算冠軍,之后美國規劃的是接近20億億次每秒甚至30億億次每秒運算能力的系統,而中國規劃的是10億億次每秒運算能力的系統,兩國規劃正好錯開,“所以中國超算奪得第一其實也是一個時間差問題”。
“神威·太湖之光”實現了包括處理器在內的所有核心部件全部國產化,第二名“天河二號”使用英特爾芯片。付昊桓說,去年年初,美國政府把與超算相關的4家中國機構列入芯片技術限制出口名單后,“天河二號”的升級受到一定影響,第二期的建設需要采用其他技術,“這說明在這些戰略性科研領域,還是需要強調自主可控,有自己的技術做支撐”。
對于中美上榜超算數量并列第一,付昊桓說,不能簡單地看臺數,因為美國實際上有許多超算系統沒有申請進榜,比如谷歌做深度學習的一些“大機器”。當然,中國也有一些類似超算系統沒有申請進榜。
“所以我們業內的判斷是,‘天河二號’也好,我們的全自主技術的‘神威·太湖之光’也好,是我們這么多年高性能計算硬件與軟件發展成果積累的體現。但也要看到在超算領域美國和日本的積累比我們更加深厚,各方面的技術比我們更領先,所以我們處于追趕的態勢,”他說。
據付昊桓介紹,迄今已有上百家研究單位利用“神威·太湖之光”做“算題”,共有60多項重要應用課題,涉及天氣氣候、航空航天、海洋環境、生物醫藥、船舶工程、材料等應用領域,其中與大氣變化、全球海浪變化以及鈦合金微結構演化相關的3個應用入圍今年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提名。這個獎項將在此次鹽湖城大會上公布結果。
據付昊桓透露,他們正在進行相關市場化準備。“我們可能在今年年底會有一些小型化的超算服務器。‘神威·太湖之光’是一個很好的系統,但一般用戶不需要這么強的功能,所以我們現在也在考慮把超算相關技術推向市場,我們可能會研制一些中小型設備提供給國內外用戶使用,它們的所有部件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