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整個ICT(信息和通信技術)產業都將建立在以計算為核心的硬件重構和軟件定義之上,融合架構會帶來整個ICT產業的革命。”在日前舉行的2016浪潮技術與應用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表達了浪潮對未來IT技術發展方向的研判。

 

數據社會化

 

在王恩東看來,當前整個社會正在進入數據時代。“數據成為資產,數據成為資源,數據成為商品,數據在交易中升值,數據成為社會運行的基石……這些都是數據社會化的表現。”

數據社會化正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平臺改變了傳統的商業模式,以微信為代表的SNS平臺改變了人們的溝通習慣,支付寶、微信也改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物聯網與醫療健康結合出現了大健康產業……而這一切僅僅是開始。隨著大數據、智慧計算的迅猛發展,人們有機會從更多的維度認知世界,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連接和溝通,生活變得更加智能。引用一句科幻電影的對白:“人類正在創造上帝”。

這一切賴以推進和發展的基礎是數據處理、計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基于業務驅動的技術融合與重構。同時,IT和CT的融合正在進一步提速,傳統的信息通信技術正加速邁向更加廣闊的行業和領域。

 

ICT變革到來

 

在ICT融合的概念提出之后,人們或許料想不到,技術的發展會讓我們在短短數年間就不得不正視ICT變革的到來。

ICT變革的一個典型征兆即是語音服務與流量服務的地位變化。在三大運營商相繼公布的2016年中期業績報告中,中國移動流量收入達到1950億元,同比增長26.7%,流量收入占通信服務收入比重提升至43.3%,首次超越語音、短信等傳統業務成為其最大收入來源;中國電信的手機上網收入同比增長42%,占移動服務收入比為47%;中國聯通上半年服務收入為1219.1億元,非語音業務占比達到了73.1%,同比提升了4.8個百分點。而工信部同期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移動數據收入占電信業收入的比例由2015年年底的28%快速提升至34%,首次超越移動語音成為電信業中占比最大的業務,行業全面步入以流量為主導的發展階段。

在全球范圍內,電信巨頭AT&T自2014年宣布Domain 2.0計劃以來,即著手構筑一個通用的NFVi硬件平臺,將硬件服務器與傳統的通信業務軟件解耦和,計劃將原先的各個通信業務軟件乃至核心網和計費系統等最關鍵的應用逐步遷移到這一平臺。而另一通信巨頭Telefonica更是喊出“未來一切業務都是APP”的口號,大力推動其eSIM卡在智能手環、平板以及車載業務領域的應用;英國電信以自身資源為基礎,建立了一套與其資源優劣勢相匹配的ICT業務體系結構:基礎網絡架構、應用管理與服務、ICT外包、專業服務四個層次,以網絡服務為核心,發展差異性ICT服務;德國電信通過收購專業的IT服務廠商(Debis、Gedas)進入企業ICT服務市場,將自身定位于客戶的“業務創新轉型伙伴”,將大型企業客戶按照行業劃分為:汽車、保險、銀行、消費品、制作、醫療、等行業,并已成為歐洲汽車制造業信息化服務市場的引領者。

 

融合架構成為有效解決手段

 

當各大CT巨頭在意識到未來面對的主要是數字業務時,它們自然而然地會將目光由原來笨重、昂貴的專業設備,轉移到更加靈活、低成本的通用硬件+高級軟件組合上來。融合架構所描繪的“硬件平臺通用與解耦,通過軟件定義呈現出專用屬性”的IT基礎架構藍圖,毫無疑問更對它們的“胃口”。

基于對數據社會化和未來ICT變革的判斷,再加上摩爾定律的失效與量子計算走向實用的未知,王恩東認為,計算架構的創新變得異常重要,浪潮提出并一直在踐行的融合架構將是應對數據爆炸式增長、應用快速創新、業務靈活多變的有效解決手段,其核心則是面向應用的硬件重構+軟件定義。

針對科學計算與智慧計算,浪潮將基于融合架構的理念和實踐,依托完善的軟硬件產品線,形成包括可重構的硬件、軟件定義數據中心操作系統、大數據處理平臺的計算+基礎軟硬件、多重異構加速高性能計算平臺的豐富產品布局。(閆潔)

王恩東院士:數據社會化加速ICT產業革命

圖文簡介

在王恩東看來,當前整個社會正在進入數據時代。“數據成為資產,數據成為資源,數據成為商品,數據在交易中升值,數據成為社會運行的基石……這些都是數據社會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