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洛杉磯10月30日電(記者郭爽)用一只攜帶人類指紋的復制3D手繞過安全系統,侵入他人金庫……這聽起來像是007系列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情節。不過,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這種技術近在眼前,因此指紋識別系統準確性亟待提高。

指紋識別系統如今廣泛應用于全球警方系統、機場入境檢查、銀行,甚至不少主題公園和娛樂場所。如同其他光學設備一樣,指紋掃描設備也需要校準。此前這類系統多用2D模型校準,但隨著針對指紋識別系統的“欺騙技術”的提升,2D模型校準已無法修正現有識別設備的“安全漏洞”。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阿尼爾·賈因帶領的團隊報告說,今年7月,他們曾在2D層面用數字增強技術復制犯罪嫌疑人指紋,并解鎖了嫌疑人手機。

為了研發新的指紋識別系統程序、進一步提高對指紋識別系統校準的水平,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資助下,上述團隊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一種帶有真人指紋的模型手。它采用了與真人皮膚高度相似的材料,10個手指均攜帶用類似手套的模子復制出的真人指紋,指紋的脊線和谷線均由高分辨率3D打印機制造而成。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表明犯罪分子完全有可能利用攜帶真人指紋的3D模型手繞過安全系統,進行非法活動,例如竊取他人身份侵入金庫,破壞犯罪現場或非法入境等。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將繼續開展針對指紋識別“反欺騙技術”研究,目前研發重點是讓指紋識別設備在真實的人類皮膚以及打印材料中作出準確判斷。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稱,美國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以及眾多制造商都對這項研究充滿興趣。

 

 

美科研人員:警惕攜帶真人指紋的3D模型手

圖文簡介

為了研發新的指紋識別系統程序、進一步提高對指紋識別系統校準的水平,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資助下,上述團隊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一種帶有真人指紋的模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