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 高瓔瓔 )在天壇醫院副院長王擁軍的辦公室里最多的是專業書籍和各種榮譽證書和照片。剛剛和美國專家進行完視頻會診的王擁軍接受了新華網記者的專訪。被選為北京市首批科技領軍人才的王擁軍認為:專業、胸懷和眼光是科技領軍人才應該具備的三大素質,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和有責任心的醫療團隊不可或缺的素質。
領銜腦血管病知名專家團隊 四大成就世界影響
作為國際知名、國內著名的神經病學專家,王擁軍長期從事腦血管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研究,在腦血管病的流行病學防治研究及臨床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其領導的團隊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863、科技部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30余項國家科研基金,近5年來在國際著名刊物發表學術SCI論文100余篇,特別是在對國人危害極大的、復發率極高的輕型腦血管病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最權威的雜志《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使我國腦血管病臨床研究躋身國際先進行列,顯著提升了我國腦血管病臨床研究在國際的地位和影響力。其中在腦血管病領域頂尖雜志《Stroke》上發表20余篇,是國際單中心在該雜志發表文章最多的中心。
在北京天壇醫院,有4個知名專家團隊,王擁軍教授腦血管病知名專家團隊就是其中的一個。“2001年建立了國內第一家標準化卒中單元。我們建立了一套系統,中國組織化卒中醫療系統,包括從標準化病房、卒中單元、到卒中中心、卒中單病組醫療質量標準、一直到國家質控中心,這是一套完整系統。”王擁軍說,這套系統在我們中心研究之前中國是沒有人關注這個研究系統的,把治療作為生產力的話,系統就相當于生產關系,為診療搭建平臺。
讓王擁軍引以為豪的還有在國際上創立了一個新的腦血管病分類——CISS分型。“這個分型也是國際上第一個以發病機制為基礎的分型,這個分型對整個腦血管病的貢獻是把我們從標準化的詢診治療變成了分層治療。”
“另外我們在國際上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叫HR——NICE,中文叫高危非致殘缺血性腦血管病。”王擁軍說,這個概念是我們2009年提出來的,它為國際腦血管研究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目前國際醫療界在這方面研究非常多。
還有一點讓王擁軍覺得欣慰的是,成立了一個新的二級預防方案——CHANCE治療方案。“這個方案的最大貢獻就是突破了在卒中二級預防中輸入抗血小板的禁區。在這之前不允許使用雙重抗血小板,現在這個禁區被我們突破了,這個影響是世界性的。”王擁軍解釋說。
承擔我國腦血管病研究重任 領軍北京科技人才
提到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王擁軍說,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中國在科研方面投入經費相對少,比如國際上做一個大的臨床實驗平均要花費兩億美元左右,在中國最高的研究經費也就一千萬人民幣。另外中國經費管理并不能適應我們的研究需要,盡管這兩年經費管理改革之后有所改變,但依然存在計劃性過強等問題。比如我們必須預先設定科研經費,實際上研究過程中很多都是不可預測的,加上臨床醫生不會管錢,所以每年在錢的溝通上出現了很多財務、審計還有其他方面的溝通的不暢。
從開始的困難重重到現在完善的科研團隊及與國際接軌的科研標準,王擁軍非常自豪地說:“我們的團隊由臨床醫生、臨床研究人員和技術研究人員三個部分組成。團隊主要承擔了“十二五”期間國家和北京市腦血管病研究的整體規劃和實施任務,我們承擔的科研項目占到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入選北京市首批科技領軍人才,王擁軍認為有三個方面的素質必須具備:一是專業,你在這個行業中的影響、臨床技術是不是真的起到領軍作用;二是戰略眼光,因為領軍人物在北京承擔的主要工作就是怎么規劃全北京的科研工作,作為領軍人才得知道把錢花在哪里;三是胸懷,懂得如何跟別人分享成果,如何讓科研經費投到最優秀的團隊。
權威解讀如何預防腦卒中
據資料顯示,每年中國新發中風病例250萬,每年死于中風的病人是150萬,從全世界看,每年全球死于中風的病人是570萬。現在中國生存的中風病人是750萬到800萬人。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腦卒中,提及如何預防,王擁軍認為首先得知道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這類人指得是有一個以上的危險因素,發生中風的機會遠遠增加,這類人要加強對中風的預防。 危險因素分兩類,一個叫可以治療的危險因素,另一類危險因素是不能治療的危險因素,就是不能控制。不能控制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的增長和性別,男性要更多一些;還跟地理位置有關,緯度越高,越靠北,發生率越高;另外是跟種族有關,比如中國人和西方人比較起來,中國人和黑人的發病更高一些。有些是不能改變的,但是大多數因素是可以改變的。 可以改變的因素包括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過度的飲酒,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缺乏鍛煉,這些因素都是可以控制,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或者用藥去除。
另外,王擁軍提出社區醫生是預防腦卒中的第一防線,“今年我們團隊的計劃中包括了社區醫生的培養計劃,我們還成立了紅手環志愿者,通過這些紅手環志愿者用網上的咨詢給這些有困惑的老百姓提供解答。”
相關鏈接
王擁軍,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北京市腦血管病搶救治療中心主任,中國卒中中心培訓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首都十大疾病項目承擔人。先后主持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及北京市科委的重大科研項目10余項。2011年入選首批“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2011年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為貫徹落實《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加快推進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在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卓越作用的科技領軍人才,北京市科委2011年開始啟動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申報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