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志是我國現代動物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我國生物學界的先驅。他一生堅定“始終為國家民族的發展盡心竭力”的信念,執著于他熱衷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工作。同時,他也是我國現代生物學、動物學著名的教育家,對我國的教育、科研事業有著令人敬仰的巨大貢獻。

1886年4月9日,秉志出生在河南省開封市。1908年,從京師大學堂預備科畢業后赴美國留學。在美留學期間,秉志與同學共同發起組織了“中國科學社”,這是中國最早的群眾性自然科學學術團體,并集資刊行中國最早的學術刊物——《科學》雜志。之后,他以昆蟲學解剖學論文獲得該大學的博士學位,并留在衛斯德研究所繼續研究神經解剖學。上世紀20年代,歸國后的秉志開始了長期的中國生物學的教學、研究和組織工作,他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生物學系、第一個生物學研究機構。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奮斗精神,開創和推動中國生物科學研究的發展。

秉志學識廣博,青年時期的他就對昆蟲學、人體解剖有所了解。他觸類旁通,將科學研究范圍不斷擴展,在形態學、生理學、分類學、昆蟲學、古動物學等領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鑒定了多種動物的新科、新屬、新種,發表多篇著作,其中以“中國白堊紀之昆蟲化石”最為突出,其詳細地分析了我國及亞洲其他個別地區的中生代昆蟲區系。這項研究極大地填補了中生代昆蟲研究的空白,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在1933年,秉志被授予北平博物學會的榮譽獎章。晚年時期,秉志開始系統研究鯉魚形態學,他通過各種實驗將魚的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聯系起來,并完成了《鯉魚解剖》和《鯉魚組織》兩本專著和多篇學術論文。這些研究讓魚類生物學的理論基礎得以擴充,并作為科研和教學的重要文獻。

秉志也是我國生物學教育的先驅之一,他曾親自編寫教材,創立教學方法和內容,讓當時“冷門”的生物學專業受到學生的極大歡迎。當時的南京大學生物系以及南北兩所,也在他的培養下涌現大批生物學的骨干英才,取得豐碩的科研成績。秉志對待學生熱情真切,十分關心學生們的工作情況和科研成就,親自帶領學生到研究所進行業務實習,并給與他們專業的研究指導和精神鼓勵。

強烈的愛國心、淵博的學識、一絲不茍的科研態度,讓秉志這位令人敬仰的科學家盡顯他的學者風范。“科學決不辜負苦心鉆研的勤學之人”,正是他一生治學和為人的真實寫照。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采錄”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886年4月9日,我國動物學家、教育家秉志出生

圖文簡介

秉志是我國現代動物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我國生物學界的先驅。他一生堅定“始終為國家民族的發展盡心竭力”的信念,執著于他熱衷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工作。同時,他也是我國現代生物學、動物學著名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