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宏宇教授團隊近期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通過臭氧誘導的氧化預適應處理,可對心外科手術、心臟移植術中的缺血再灌注損傷,起到減輕和保護作用。研究同時闡明了其運作機理。
心外科手術、心臟移植和體外循環伴隨的缺血再灌注損傷,是導致心功能障礙的主要元兇。心肌梗死、休克、急性腎損傷等疾病,都涉及缺血再灌注損傷。此前有實驗表明,采用臭氧預處理可減輕腎臟、肝臟和心臟的缺血再灌注損傷,但其作用機制未得到闡明。
為研究這一機制,課題組利用雄性大鼠設計的兩組實驗顯示:臭氧預處理組相比對照組大鼠體內的抗氧化酶被顯著激活。與單純缺血再灌注組相比,臭氧預處理組大鼠心肌的抗氧化能力增強,心肌細胞和心肌線粒體的損傷減輕。
團隊博士生孟維鑫介紹,組織缺血后需立即恢復灌流,但是再灌注往往又加劇了結構破壞。近年來,氧化預適應被認為是一種可有效抵抗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措施。
劉宏宇說,此研究結果表明,臭氧預適應可顯著提升大鼠心肌細胞的抗氧化能力,減輕心肌細胞線粒體損傷,進而將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程度降低,這就闡明了“利用臭氧介入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有關機制。
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于《Biomedicine and Pharmacotherapy》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