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我國發射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于21時12分成功落月,這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自主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落月是從15公里高度開始的。大約12分鐘的落月過程中,嫦娥三號依靠自主控制,經過了主減速段、快速調整段、接近段、懸停段、避障段、緩速段等6個階段,相對速度從每秒1.7公里逐漸減為0。在距離月面100米高度時,探測器暫時停下腳步,利用敏感器對著陸區進行觀測,以避開障礙物、選擇著陸點。在以自由落體方式走完最后幾米之后,平穩“站”上月面的4條著陸腿觸月信號顯示,嫦娥三號完美著陸月球虹灣地區。

這是人類第130次探月活動。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嫦娥三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也是在1976年蘇聯“月球24”探測器登陸月球后第一個重返月球的人類探測器。

由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組成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總重近3.8噸。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玉兔”號將駛離著陸器,開始為期約3個月的科學探測,著陸器則在著陸地點進行原地探測。兩器將進行互拍,它們將共同完成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地球等離子體層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

據《中國國家天文雜志》官方微博介紹,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上個月在其網站上公布,批準將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點周邊區域命名為“廣寒宮”,附近三個撞擊坑分別命名為“紫微”、“天市”、“太微”。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當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設計目標,嫦娥著陸器將在月球工作一年,巡視器則工作三個月;我們希望嫦娥三號能夠實現這個壽命,更希望它能超過這個壽命,就像嫦娥二號一樣。

嫦娥二號是嫦娥三號的先導星,2010年發射升空,設計壽命半年。如今,超額完成任務的嫦娥二號飛到了距離地球6000萬公里以外的深空,變成繞太陽運行的人造小行星。

據悉,中國探月工程按“繞”“落”“回”三期分步展開。嫦娥一號完成繞月任務后受控撞月。以“落月”為主要任務的二期由先導星嫦娥二號、主任務星嫦娥三號和備份兼改進星嫦娥四號共同完成。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史上今日:2013年12月14日 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

圖文簡介

2013年12月14日,我國發射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于21時12分成功落月,這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自主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