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胰島素的發現者班廷的誕辰,1991年起,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將班廷醫生的生日11月14日定為世界糖尿病日(WDD)。
自設立以來,WDD這項世界性的活動已經喚醒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糖尿病在全世界的高發病率及危害性,并且讓更多的人投身到糖尿病的防治隊伍中來。
2006年底聯合國通過決議,從2007年起,將“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為“聯合國糖尿病日”,將專家、學術行為上升為各國的政府行為,促使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加強對糖尿病的控制,減少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組常見的代謝內分泌病,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前者占絕大多數,有遺傳傾向,其基本病理生理為絕對或相對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謝紊亂,包括糖、蛋白質、脂肪、水及電解質等,嚴重時常導致酸堿平衡失常;其特征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減低及胰島素釋放試驗異常。臨床上早期無癥狀,至癥狀期才有多食、多飲、多尿、煩渴、善饑、消瘦或肥胖、疲乏無力等癥群,久病者常伴發心腦血管、腎、眼及神經等病變。嚴重病例或應激時可發生酮癥酸中毒、高滲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威脅生命,常易并發化膿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結核等。
可以說,當胰臟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當身體不能有效利用產生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糖尿病。這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高血糖)。
據悉,世衛組織估計全世界2.2億多人患有糖尿病。如不進行干預,這一數字到2030年可能會增加一倍以上。近80%的糖尿病死亡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
確定聯合國糖尿病日的意義在于要使世界所有國家加強對糖尿病的宣傳教育、防治和監測,提高對糖尿病的認識,更加關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加強對糖尿病預防措施、治療手段的研究,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