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中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從中國商飛公司總裝下線。這意味著我國躋身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研發制造大型客機能力的國家。
下線儀式對于飛機來說,也是研制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節點。大飛機下線儀式上,巨幅電子屏幕上閃現著大飛機從藍圖到現實的一步步成長的印記,記錄下一個年輕中國航空企業的迅速成長,也記錄下整個國家和全世界為它的誕生作出貢獻的企業名字。
1909年,馮如成功制造了中國首架國產飛機并駕駛其翱翔天際,中國人的航空夢悄然開啟。百余年后,夢想起航,白色機體身披“商飛藍”和“商飛綠”涂裝的C919從容亮相,編號B-001A。
C919大型客機于2008年開始正式研制,是我國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經過7年設計研發,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商用干線飛機,飛機標準航程型設計航程為4075公里,增大航程型設計航程為5555公里,可滿足航空公司對不同航線的運營需求。標準航程型飛機最大起飛重量72500公斤,最大設計經濟壽命為90000飛行小時/60000飛行循環/30個日歷年,其基本型全經濟級布局為168座,混合級布局為158座。
當時媒體評價說,繼高鐵、核電之后,中國制造的新“三駕馬車”終于等來了國產大飛機。
值得關注的是,C919擁有國際先進的航電系統,全機采用電傳操控,飛行員的操作高度集成化,經過系統培訓之后很快就可以勝任駕駛工作。在保證C919關鍵技術和主體部分完全自主設計和制造的同時,C919上的航空配套設備面向全球采購,配備國際一流供應商,保證國產大飛機未來在航空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據媒體報道,C919大型客機將于2016年年底前實現首飛。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官方微信(kjcxl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