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31日,我國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公路開通,這標志著我國大陸擁有了自己的高速公路。

建高速公路是解決公路交通運輸量迅速增長問題、改善道路交通堵塞狀況、減小交通事故的新型交通手段,也是一個國家公路發展水平的標志。

滬嘉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標志著我國大陸第一條按高速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設計、施工的高等級公路的誕生。高速公路的高速路段南起上海市區祁連山路,北至嘉定南門,全長15.9公里。加上兩端入城道路,全長20.5公里,寬45米,4車道,設計時速為120公里。這是一條全立交、全封閉、設施齊全的高等級公路。滬嘉高速公路總投資2.3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為112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路首次采用了現代化的交通監控設施,全線設立了3個數據采集系統可采集到車速、車型和過路汽車數據。

雖然只有短短的20公里,滬嘉高速公路的建設歷程卻頗為迂回曲折。改革開放初期,上海的道路建設遠遠不能滿足當時迅猛增長的交通運輸量。從上海市區到嘉定科學城不過20多公里的路程,在上下班高峰時間往往需要兩個小時車程。為改善上海市區與衛星城嘉定間的交通條件,1983年5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對滬宜公路滬嘉路段進行改建。

當時,有關部門提出了兩種公路建設方案:一種是將原有的國道拓寬改建成一級公路;另一種是重新選址建設一條全新的汽車專用道路,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高速公路”。而在改革開放初期,“高速公路”還是一種新生事物。是否該建高速公路?在業界引發了一場觀念的大碰撞。經過相關人員的進一步研究和論證,最終,上海市委、市政府將建設高速公路提上了議事日程。

滬嘉公路開通以后,我國的高速公路建設發展神速。1999年,全國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萬公里;到2002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一舉達到2.5萬公里; 2007年年底,高速公路里程為5.36萬公里;2013年中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0.4萬公里;到2014年底,中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1.2萬公里。

僅僅用了20年,我國高速公路就走過了許多國家需要50年才能完成的發展歷程。高速公路并不很長的發展史也正充分反應出我國這些年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史上今日:1988年10月31日 我國第一條高速公路開通

圖文簡介

滬嘉高速公路是我國大陸建成通車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實現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在中國公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