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險家,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個破落的騎士家庭。10歲左右進入王宮服役,充當王后的侍從。16歲時進入葡萄牙國家航海事務廳,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務的各項工作。先后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險。從西班牙出發,繞過南美洲,發現麥哲倫海峽,然后橫渡太平洋。雖在菲律賓被殺,他的船只繼續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被認為是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
麥哲倫
在那個大航海時代,哥倫布已經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達·伽馬也從印度返航并帶回了巨大的東方財富。懷著對東方財富和遠洋探險的向往,麥哲倫1505年參加了海外遠征隊,從此開始了遠洋探航的生涯。在這次遠征印度、馬六甲、馬來群島的過程中,為了與阿拉伯人爭奪貿易地盤、取得亞洲南部海洋的霸權,遠征隊與阿拉伯商人和沿途的居民打過幾仗,麥哲倫因而也三度負傷。
麥哲倫是地圓說的信奉者,他在1517年就向葡萄牙提出了環球航行計劃,但是沒有得到支持。西班牙國王為了獲得更多財富,正想向海外發展。西班牙國王支持麥哲倫進行航海探險,為麥哲倫裝備遠航探險船隊。
1519年9月,麥哲倫率領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只組成的浩浩蕩蕩的船隊,從西班牙塞維利亞城的港口出發,開始了環球遠洋探航。
麥哲倫的船隊在茫茫大西洋中向西航行了整整70天才到達巴西海岸。他們繼續向南航行,到1520年3月,船隊來到阿根廷南部的圣胡利安港時已是嚴冬時節。由于饑寒交迫,人心浮動。有3個船長借機發動叛亂,甚至想殺死麥哲倫。但麥哲倫沉著地指揮手下及時粉碎了這一陰謀。直到8月,天氣暖和起來,麥哲倫船隊才繼續探險歷程。由于有一艘船在5月份的探航中沉沒,此時只剩下4條船了。
兩個月后,船隊在南緯52度處又發現了個海口。這個海峽彎彎曲曲,忽窄忽寬,港汊交錯,波濤洶涌。麥哲倫派出一艘船去探航,然而這艘船卻調轉船頭逃回了西班牙。麥哲倫只好率領著剩下的3條船象鉆迷宮似的在海峽中摸索著前進。麥哲倫以堅強的意志率領船隊前進。在這個海峽迂回航行1個月后,他們終于走出海峽西口,見到了浩瀚的大海。向來以沉著、堅定著稱的麥哲倫激動地掉下了眼淚。 為了紀念麥哲倫這次探航的功績,后人把這條海峽命名為“麥哲倫海峽”。如果你打開世界地圖,就可以在南美洲的南端,南緯52度的地方找到它。
麥哲倫海峽
走出海峽西口,船隊又在一望無際的大海洋里航行了110天,竟然沒有遇到狂風巨浪,一直平安無事,所以,他們就把這個大海洋命名為“太平洋”。但在這段只見海水不見陸地的漫長日子里,船上的柏油被曬化了,飲水變臭,餅干變成粉塊,蛆蟲在其中蠕動。沒有新鮮食物,船員們只好吃牛皮和艙中的老鼠。可怕的壞血病奪走了一些船員的生命。
1521年,麥哲倫船隊橫渡了太平洋。那年3月8日,麥哲倫船隊抵達菲律賓群島中的胡穆奴島。3月27日,船隊到了馬克坦島,其后,又到了宿務島。麥哲倫想征服島上的土著居民,把島上的一個個小王國變成西班牙的殖民地。麥哲倫帶領船員,手持火槍、利劍,強行登上陸岸,用血腥手段征服這個地區,并用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來命名這個地區,菲律賓的名稱就這樣由來。但是,遭到了土著居民的反抗。土著居民用箭、標槍對付入侵者。一支毒箭射中麥哲倫,使得航海探險家客死他鄉。
麥哲倫死后,他手下的人繼續了麥哲倫未完成的航程,船隊于1521年11月8日駛入馬魯古群島,船員們與當地人交換貨物。12月21日,“維多利亞”號遠洋帆船滿載香料,離開了馬魯古群島,而麥哲倫船隊的旗艦“特里尼達”號因為船體漏水,無法繼續航行。
最后,麥哲倫的助手燒掉一條破爛不堪的船,帶領僅存的兩條船載滿香料越過馬六甲海峽,經印度洋、過好望角,輾轉一年多,終于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這時,整個船隊僅剩下一條船與18名船員了。
麥哲倫的船隊環球航行
從1519年9月到1522年9月,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們,花了整整3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人類的第一次環球一周的航行。
麥哲倫的突出貢獻不在于環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膽的信念和對這一事業的出色指揮。他是第一個從東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個多月的航行,改變了當時流行的觀念:從新大陸乘船向西只消幾天便可到達東印度。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用實踐證明了地球是一個圓體,不管是從西往東,還是從東往西,毫無疑問,都可以環繞我們這個星球一周回到原地。這在人類歷史上,永遠是不可磨滅的偉大功勛。
麥哲倫等人在科學史、航海史上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新航線的開辟,也帶來了殖民主義的侵略,從而使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作品為科普中國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