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拉克,1902年8月8日,他出生于英格蘭西南部的布里斯托。

因天資聰穎,狄拉克跳級讀完了中學,并在中學自學了相當高深的數學。1918年,狄拉克進入布里斯托爾大學學習電機工程,后又進劍橋大學學習物理。1923年,他成為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數學系的研究生,3年后獲博士學位。

一生執著于自己的物理學研究的狄拉克,在他還是學生的時候,便自己創造了一種概括性強而邏輯簡單的量子力學的形式。1925年以后受海森堡的影響,他開始更加深入地研究量子力學,并把相對論引進了過來,建立了相對論形式的薛定諤方程,即著名的狄拉克方程。

1930年,狄拉克明確提出有一正一反兩種電子,兩種電子的質量相同,但所帶電荷性質不同。于是,物理學家們在實驗室內通過實驗尋找反電子存在的證據,以證明狄拉克的理論是否正確。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遜果然發現了這種反電子。反電子的發現在物理學界引起了一次不小的震動。12年之后,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反質子。

狄拉克的工作,開創了反粒子和反物質的理論和實驗研究的先河。同時,一生著作極為豐富的狄拉克,他的名著《量子力學原理》以深刻而簡潔的方式表述了量子力學,成為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被人們尊崇的教科書。此外,《量子力學講義》《量子場論講義》《希爾伯特空間中的旋量》《廣義相對論》等著作早已流傳世界各地。

在狄拉克眼中,科學研究中繁復的推理、嚴謹的公式都具有美感,而感受科學之美幾乎是所有大科學家的心靈秘密。狄拉克傳記作者赫爾奇·克勞提到,對物理學之美的探索貫通狄拉克研究始終,正是對科學美的極致追求,使這位量子怪杰做出驚人的學術成就。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史上今日:1902年8月8日 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出生

圖文簡介

他的《量子力學原理》,一直是該領域的權威性經典名著,甚至有人稱之為“量子力學的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