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博
冥王星的發現者是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威廉·湯博。湯博對天文學的興趣源自叔叔送給他的一架望遠鏡。20歲時,他開始自制了一臺望遠鏡,把自繪的觀測圖寄給洛威爾天文臺。1929年,他們邀請湯博到天文臺工作。湯博使用了一種新的望遠鏡,能夠非常清晰地拍下大片天空的照片。他還使用了閃視比較鏡,這種儀器能夠將相隔數日拍攝的同一星區的底片迅速地交替投影出來。調整底片,使每張照片上的星星都對準在同一點上。在底片一張接一張地顯現過程中,真正的恒星位置會保持不變,但是,如果存在任何暗行星的話,它會迅速交替地改變位置,一會兒這里,一會兒那里,不停地閃動。即使這樣也不容易發現,因為一張底片上就會有數萬顆星星,因此必須仔細地掃描每一部分,在數萬顆星星中看有沒有一顆在閃動。
1930年2月18日的下午4點鐘,湯博在研究雙子座的一個區域時,發現了一顆閃動的星。在追蹤了將近一個月之后,1930年3月13日,終于宣布他發現了這顆新行星。以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的冥王Pluto命名。當年他還只是一個23歲、沒有文憑、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的農家子弟。
發現冥王星之后的湯博獲得了巨大的榮譽,還得到了堪薩斯大學的獎學金,終于上了大學拿到了本科和碩士文憑。畢業后他又回到了洛威爾天文臺,直到1943年才離開。在旗桿鎮前后十多年的時間里,他發現了幾百顆小行星、星團和星系。
2015年7月14日,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成為人類首顆造訪冥王星的探測器。搭載在“新視野號”上的湯博的骨灰也隨之到達了冥王星。美國宇航局以一種特別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冥王星的發現者。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