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畫像

1473年2月19日,偉大的天文學家、地動學說的創立人哥白尼誕生在波蘭托倫城的一個普通商人的家里。1491年,他到當時波蘭首都克拉科夫大學學習天文和數學。1496年,他遵從舅父烏卡斯的建議,到意大利去學“教會法”。 1506年,哥白尼回到祖國,住在他舅父烏卡斯主教的官邸——赫爾斯堡,整理他從意大利搜集到的天文資料,寫成《試論天體運行的假說》,這實際是“日心說”的提綱。1912年哥白尼舅父病死,他便遷到弗隆堡居住,一直到逝世。

在弗隆堡,他買下城堡西北角的箭樓,建立一座小小的天文臺。無論盛夏或嚴冬,他用自制的粗劣的儀器,不分晝夜地觀察天文。他不顧教會的迫害,不怕奸細、密探的監視,甚至在1519年波蘭和條頓騎士團發生戰爭,城堡周圍到處是血和火的情況下,哥白尼仍然每天登上角樓,堅持他的天文觀測工作。他就是這樣以畢生的精力,完成了對天體的觀測,寫成了不朽的巨著——《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他在《天體運行論》中提出了“日心說”,徹底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說”,同時也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1533年,60歲的哥白尼在羅馬進行了一系列的講演,提出了他的學術觀點。雖然當時未遭到教皇的反對,但是他卻害怕教會會反對。在他的書完稿后也遲遲未發表,直到在他臨近古稀之年才決定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在病榻上才收到出版商從紐倫堡寄來的《天體運行論》樣書。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473年2月19日 哥白尼出生

圖文簡介

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提出了“日心說”,徹底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說”,同時也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