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蓋爾拍攝的巴黎街景
1833年,達蓋爾用碘蒸汽在銅板表面形成一層碘化銀,對這個銀版進行曝光,但這沒有使感光性能有所改善。兩年后,達蓋爾在暗室中將已曝光的碘化銀板用加熱的水銀(汞蒸汽)熏蒸時,意外發現影像顯示加快、影像細節增強。
1837年的一天,他找到了使未感光的碘化銀停止感光的方法:用加熱的鹽水浸泡,從而完成了從拍攝到顯影到定影的“銀版攝影”工藝。達蓋爾使用鍍汞銀版代替瀝青進行感光,以暗室相機取景形成“潛影”,將之前的幾小時的曝光時間縮短到幾十分鐘,從而大大縮短了感光時間,提高了攝影術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同年8月18日,達蓋爾公布發明熏蒸氯氣銀版顯像法。此法使曝光時間減少為數分鐘,同時采取硫代硫酸鈉定影,影像更可以久留不滅跡。攝影術和印刷制版發明者尼埃普斯的兒子在給他的賀信上說:我得花一個白天才能攝得一張照片,而你卻只要四分鐘,這是多么了不起的發現呀!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