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2月20日,德國藥物學家、病理學家、細菌學家格哈德·多馬克及其合作者經過千百次試驗,發現和臨床應用成功第一種磺胺藥物“百浪多息”,百浪多息能殺死鏈球菌,是磺胺類藥物中第一個問世的藥物。

鏈球菌是感染人類咽喉、口腔和消化道的細菌。在格哈德·多馬克研制出百浪多息以前,許多人死于鏈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馬克在實驗中把少量鏈球菌注入小白鼠腹腔,鏈球菌以20分鐘一代的速度繁殖,數小時后便在腹腔和血液中充滿了鏈球菌,小白鼠在48小時內全部死于敗血癥。多馬克及其合作者經過千百次試驗,1932年12月20日,他們終于發現了一種在試管內并無抑菌作用的、名為百浪多息的桔紅色化合物,對感染鏈球菌的小白鼠療效極佳。接著,多馬克又研究了“百浪多息”的毒性,發現小白鼠和兔子的耐受量為500mg/kg體重,更大的劑量也只能引起嘔吐,說明其毒性很小。

第一種磺胺藥物“百浪多息”的發現和臨床應用成功,使得現代醫學進入化學醫療的新時代。

格哈德?多馬克(1895——1964)德國藥物學家。因發明了磺胺藥獲得1939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32年12月20日 第一種磺胺藥物研制成功

圖文簡介

1932年12月20日,德國藥物學家、病理學家、細菌學家格哈德·多馬克及其合作者經過千百次試驗,發現和臨床應用成功第一種磺胺藥物“百浪多息”,百浪多息能殺死鏈球菌,是磺胺類藥物中第一個問世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