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2日,在韓國“最高科學家”評選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曾經的“克隆先鋒”黃禹錫的“第一號最高科學家”頭銜被取消。除了辭掉首爾大學教授一職之外,他還將失去國內外所有職務。
黃禹錫
黃禹錫是韓國的生物學家,被譽為“克隆先鋒”。1995年研制出超級乳牛,1999年培育出全球首只克隆牛。從2001年起,黃禹錫的研究重點從動物轉向了人類胚胎干細胞方面的研究。2004年2月,他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宣布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類胚胎干細胞;2005年5月,他又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宣布成功利用11名不同疾病患者身上的體細胞克隆出早期胚胎,并從中提取了11個干細胞。這意味著攻克了利用患者體細胞克隆胚胎干細胞的科學難題,其研究成果轟動了全世界。
韓國人普遍認為黃禹錫能夠問鼎諾貝爾獎。連續不斷推出世界性的科研成果,黃禹錫被不少韓國民眾捧為領導韓國科技未來的民族英雄,鮮花、掌聲、榮譽不斷飛來:2005年,韓國政府授予其“韓國最高科學家”榮譽,黃禹錫成了一位韓國“國寶”級人物,甚至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鏢服務。
隨著名聲而來的還有質疑,很快,“黃禹錫造假”成了全球的熱詞。2006年1月10日,首爾大學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報告書出爐,為“黃禹錫科研組干細胞成果造假事件”畫上句號。該報告書認定,黃禹錫科研組2004年和2005年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干細胞論文同屬編造數據論文。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