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機首飛(新華網)

 

1995年4月13日上午9時,我國超音速無人駕駛飛機實現歷史性跨越的一次試飛。

超音速無人駕駛飛機是航空史上的珠穆朗瑪,西方許多發達國家都先后發起過沖鋒,但都失敗了。我國有實力的科研機構80年代后期也嘗試過,但沒有成功。1990年初,空軍基地黨委決定要讓超音速無人機成為現實。

經過5年的努力,我國終于研制出了首架實體超音速無人駕駛飛機,它高4.13米、長15.7米、重7000多公斤,氣勢恢宏。4月13日上午9時45分,它發出地動山搖的轟鳴,繼而飛向藍天。飛機以每小時300公里的速度向前方沖去,40秒內,飛機已高速滑行1500米,它的前輪仍分毫不差地緊壓在跑道的中心線上。46秒的預定時間一到,飛機離地騰空而起,直插云天。當無人駕駛機飛到1.3萬米高度時,飛機相繼自動作平飛、側飛、躍升、俯沖等飛行動作,不久后,無人駕駛飛機就沖破了音障。

10時31分,飛機順利完成各種試飛任務,安全著陸,整個過程歷時36分鐘。這架超音速無人駕駛飛機的試飛成功,是我國無人駕駛飛機史上的一次輝煌跨越。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史上今日:1995年4月13日 我國首架超音速無人駕駛飛機試飛成功

圖文簡介

1995年4月13日,我國首架超音速無人駕駛飛機試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