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是我國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階段的登月探測器,包括著陸器和月球車。
2013年12月2日1時30分,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嫦娥三號由一個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漫游車組成,總質量約3.7噸,將由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發射直接打入地月直接轉移軌道,在月球上空100千米處進行近月捕獲機動,進入100千米高度的圓形繞月軌道,隨后變軌進入橢圓軌道,并在15千米的近月點減速進行軟著陸操作。嫦娥三號軟著陸后,著陸器和漫游車聯合進行一系列探測任務,更深入地了解月壤和巖石等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信息,為后續三期工程的月球取樣返回探測器積累數據和經驗。
嫦娥三號在設計上要比基于DFH-3通信衛星平臺的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月球軌道器復雜得多,堪稱我國迄今為止設計制造的最復雜、技術難度最大的航天器之一。突破月球軟著陸技術是嫦娥三號的核心任務之一,為了實現成功落月,嫦娥三號探測器借鑒了美蘇過去幾十年里月球軟著陸探測的經驗教訓,根據我國技術和工程能力做了精心的設計,在軟著陸發動機以及制導導航與控制技術方面可謂煞費苦心。
我國探月工程二期的總體目標是實現月球表面的軟著陸,并釋放月球車進行自動巡視勘察工作。嫦娥三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核心。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