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俄國科學家,1834年2月8日出生于西伯利亞多波爾斯克。1907年2月2日,這位享有世界盛譽的俄國化學家因心肌梗塞與世長辭,那一天距離他的73歲生日只有六天。

門捷列夫根據元素周期律編制了第一個元素周期表,把當時發現的63種元素全部列入表里,從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統化的任務。他還在表中留下空位,預言了類似硼、鋁、硅的未知元素(門捷列夫叫它類硼、類鋁和類硅,即以后發現的鈧、鎵、鍺)的性質,并指出當時測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數值有錯誤。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沒有機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數值的順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預言都得到了證實。門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學界的震動。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稱為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1955年,由美國的喬索、哈維、肖邦等人,在加速器中用氦核轟擊锿(253Es),锿與氦核相結合,發射出一個中子,而獲得了新的元素,也以門捷列夫的名字命名為鍆。

他的名著、伴隨著元素周期律而誕生的《化學原理》,在十九世紀后期和二十世紀初,被國際化學界公認為標準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學家。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07年2月2日 門捷列夫逝世

圖文簡介

門捷列夫根據元素周期律編制了第一個元素周期表,把當時發現的63種元素全部列入表里,從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統化的任務。他還在表中留下空位,預言了類似硼、鋁、硅的未知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