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2月22日,美籍華人物理學家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中的宇稱守恒,提出宇稱不守恒定律。

宇稱守恒是指在任何情況下,任何粒子的鏡象與該粒子除自旋方向外,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質。該定律于1926年提出,在強力、電磁力和萬有引力中相繼得到證明,但在1956年,被楊振寧和李政道證實在弱相互作用中不成立。宇稱不守恒定律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為鏡像的物質的運動不對稱。對稱性反映不同物質形態在運動中的共性,而對稱性的破壞才使得它們顯示出各自的特性。

談到楊振寧、李政道和宇稱不守恒時,有一位杰出的中國女性是絕對不能忘記的,她就是吳健雄。兩位科學家為了證明他們預言的正確性,找到了吳健雄博士。吳健雄在極低溫度的磁場中,觀測鈷60衰變為鎳60,及電子和反微子的弱交換作用,果然發現了電子及反微子均不遵守宇稱守恒原理。實驗成功了,吳博士證明了楊振寧和李政道的理論,推翻了物理學上屹立三十年之久的宇稱守恒定律。

這一發現使瑞典皇家科學院將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發給了楊振寧和李政道。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56年2月22日 李政道、楊振寧提出宇稱不守恒定律

圖文簡介

1956年2月22日,美籍華人物理學家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中的宇稱守恒,提出宇稱不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