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第1473秒,星箭分離成功,嫦娥一號衛星進入近地點約200千米、遠地點約51000千米、運行時間為16小時的大橢圓軌道,成為一顆繞地球飛行的衛星。

嫦娥一號是中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衛星的總重量為2350千克左右,尺寸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太陽能電池帆板展開長度18米壽命大于1年。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嫦娥一號是中國嫦娥工程的第一階段任務,自2004年1月立項,第一階段耗資十四億人民幣。

探月工程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之后,中國航天活動的第三個里程碑。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的圓滿成功,樹立了中國航天的第三個里程碑,突破并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實現了多個中國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制并成功發射中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第一次實現了繞月飛行和科學探測,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測任務的總體設計思路和研制流程。這些都充分體現出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斷提高。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2007年10月24日 發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

圖文簡介

嫦娥一號是中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