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12月26日,瑪麗·居里在提交給法國科學院的報告中宣布發現一個比鈾的放射性要強百萬倍的新元素——鐳。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蘭。1895年在巴黎求學時,和法國科學家彼埃爾·居里結婚。

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發現了元素放射線。但是,他只是發現了這種光線的存在,至于它的真面目,還是個謎。這引起了居里夫人極大的興趣。1896年夏天,瑪麗把在此前幾個月發現的貝克勒爾的鈾射線的深入研究作為自己博士論文的選題。她想揭示這些射線的本質,并首先要說明:鈾鹽不斷放出的能量最從哪里來的。她在丈夫工作的學校的儲藏室里開始了自己的實驗。

1898年12月21日,居里夫婦發現了具有更大放射強度的新元素——鐳。他們用物理方法已經證實了鐳的存在,但許多科學家們提出“沒有原子量,就沒有鐳,鐳在哪里,拿鐳出來給我們看”。

為了得到鐳,居里夫婦必須從瀝青鈾礦中分離出鐳來。他們得到了奧地利政府贈送的一噸已提取過鈾的瀝青礦的殘渣,開始了提取純鐳的實驗。在一間簡陋的窩棚里,居里夫人要把上千公斤的瀝青礦殘渣,一鍋鍋地煮沸,還要用棍子在鍋里不停地攪拌;要搬動很大的蒸餾瓶,把滾燙的溶液倒進倒出。就這樣,經過3年零9個月鍥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婦終于從礦渣中提煉出0.1克鐳鹽,接著又初步測定了鐳的原子量,鐳的原子量是225,它的放射強度比鈾大200萬倍。

1903年,居里夫婦由于發現放射性元素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89年12月26日 居里夫人宣布發現鐳

圖文簡介

1898年12月26日,瑪麗·居里在提交給法國科學院的報告中宣布發現一個比鈾的放射性要強百萬倍的新元素——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