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1978年長江江源考察隊成員在考察。
長江的源頭,孕育了華夏的文明。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環抱于號稱“亞洲屋脊”的昆侖山脈和青海、西藏交界處的唐古拉山脈兩大山脈之間。由于惡劣的自然環境,很少有人觸及,是科學家、探險者和環保愛好者所神往的地方,景觀十分壯麗,雪山冰峰,無垠的草地,藍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構成了令人心曠神怡的美景。長江源頭被國家列為自然保護區。
1978年1月13日經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組織調查長江源頭結果證實:長江源頭不在巴顏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脈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西南側的沱沱河。長江的全長為6300千米,否定了原來5800千米的說法。長江流域的面積為180多萬平界千米,年平均入海徑流量約1萬億立方米。長江超過1萬平方千米的支流有48條,主要有鴉礱江、烏江、嘉陵江、漢江、贛江等。 長江與大運河交匯于江蘇鎮江,在上海流入東海。次日,美聯社便從日本東京發了一則電訊:“長江取代了密西西比河,成了世界第三長的河流”。
藏語里“格拉丹東”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它像一座父親山,而它的兒女,就是它身下七十幾條現代冰川的岡加曲巴冰川。這七十幾條現代冰川提供了長江源源不斷的冰川水。
沱沱河是長江的正源。早在《尚書》中,人們就在討論長江之源。到了清朝,人們已認識到通天河,但依然無法確定長江正源。中國曾在1956年和1977年,兩次考察長江源頭地區。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