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在拉斯曼丘陵落成
1989年2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在拉斯曼丘陵落成。這是繼長城站之后中國在南極建成的第二個科學考察站。
中國南極中山站簡稱中山站,是中國在南極洲建立的科學考察站之一,位于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69°22’24″S, 76°22’40″E)。經過20多年的擴建,建筑面積達到5800平方米。
出于對南極科學考察方面的考慮,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國家有關部門就為東南極洲建站作準備。1988年10月初,我國派先遣組隨澳大利亞“冰鳥”號考察船赴南極洲,登上拉斯曼丘陵,對預選站區的地理環境、自然條件、淡水資源和地形特點等進行了實地勘察,認為拉斯曼丘陵的建站條件比阿蒙森灣要優越些。南極委根據先遣組的實地勘察報告,最后確定中山站建在拉斯漫丘陵地帶。
中國南極考察隊員在中山站全年進行的常規觀測項目有氣象、電離層、高層大氣物理、地磁和地震等。站上的氣象觀測場、固體潮觀測室、地震地磁絕對值觀測室、高空大氣物理觀測室等均配備有相應的科學觀測設備和儀器。2010年,南極中山站附近海域建成一座數據實時傳輸永久性驗潮站,以監測海平面變化,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提供動態依據。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