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
基因是控制生物遺傳性狀的基本因子,其化學本質是一段DNA(脫氧核糖核酸)序列。基因組是一個生物體遺傳信息的總和。水稻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1/2以上人口的主食,與其相關的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一直倍受研究者的重視。水稻基因組是禾谷類作物中最小的,且易于遺傳操作并與其他禾谷類作物存在共線性。
1997年1月6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公布,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洪國藩研究員為首的科學家,經過3年多的艱苦奮戰,利用已完成的水稻12條染色體的BAC庫,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構建了高分辨率的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
在水稻基因組研究計劃中,物理圖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根據物理圖不僅能夠為最終解開水稻的全部遺傳信息之謎奠定基礎,而且可以通過定位克隆等多種現代技術,高效而系統地為農業遺傳育種提供所需的重要基因及有關信息。
此全圖的特點是:(1)分辨率(基本尺度)為12萬核苷酸。這樣高的分辨率使得DNA全順序測定能夠直接進行,同時簡化了獲得所需基因的步驟;(2)含有565個遺傳分子標記,許多標記間的物理距離已測出,這將大大加快獲得禾谷類作物所需基因的速度;(3)含有近100個通用的遺傳分子標記,這些遺傳分子標記在大麥、小麥、燕麥、玉米、高粱、甘蔗等六種主要作物的基因組中是通用的。
我國構建的水稻基因組物理圖是中國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并在國際上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