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瑪姬上課時的道具
“大富翁”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它叫做“地主游戲(The Landlord’s Game)”,是美國一位經濟老師發明的教學道具。這位老師叫做伊麗莎白·瑪姬(Elizabeth Magie),她在課堂上進行各種模擬,試圖用游戲里的各種交易手段向她的學生解釋各種經濟概念。
1933年初,達羅看見自己的朋友查爾斯·托德(Charles Todd)在玩一種自制的棋盤游戲,在這個游戲里,他們有自制的鈔票,可以進行交易、投資,這讓達羅眼前一亮。在蕭條時期,大家都勒緊腰帶過日子,有什么游戲比假想自己是大富翁、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更令人激動的呢?他從托德那里學到了這個游戲的基本玩法,便立志要開發了自己的版本。托德幫助了達羅很多:達羅的游戲設定在美國的大西洋城,托德曾經在那里住過一段時間,借著記憶幫忙還原了游戲里的街道,令它更加貼近實際情況。達羅設計了地圖并勾線,他的兒子威廉、妻子伊斯特一起給棋盤涂色、制作各種卡片,最后的成品被命名為“地產大亨”(就是現在的大富翁游戲)。1935年,帕克兄弟游戲公司正式推出了工業大規模生產的大富翁游戲,它可以說是一炮而紅,每個星期就可以賣掉兩萬套,達羅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靠設計游戲發達的百萬富翁。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