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干和他的試管羔羊

 

1984年3月9日,被譽為“試管羔羊之父”之一的蒙古族學者旭日干與日本農林水產省畜產試驗場合作,培育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只試管羔羊。

旭日干1965年畢業于內蒙古大學生物系動物專業。1982年4月,他被內蒙古自治區選送到日本進修學習,專攻家畜繁殖生物學。哺乳動物體外受精是一個世界性的重大科研課題,雖然50年代和70年代先后育成了“試管兔”和“試管嬰兒”,但在畜牧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家畜羊的體外受精試驗卻不見成效。

旭日干接過花田章博士的課題“山羊的體外受精”,開始頑強攻關。在花田章博士的指導下,他提出了既有效又無毒的山羊精子藥物處理新方案,并在試管中第一次獲得了12個受精卵。除了精子與卵子的結合,還需要保證受精卵由試管向子宮的接力萬無一失。5只母山羊失敗了4只,唯一的希望是編號為204的母山羊。當超聲波妊娠診斷儀的熒光屏上清晰地看到母腹中小羊羔胎心的跳動時,旭日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3月9日清晨,旭日干試擠204號母羊的奶頭,乳汗明顯變濃,當晚,世界上第一只“試管羔羊”順利誕生!被命名為“日中”的試管羔羊體格高大,體重超群。后來,旭日干于1989年培育出了中國首胎“試管綿羊”及“試管牛”,提出了試管牛、羊技術產業化技術工藝,取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84年3月9日 中國試管羔羊誕生

圖文簡介

1984年3月9日,被譽為“試管羔羊之父”之一的蒙古族學者旭日干與日本農林水產省畜產試驗場合作,培育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只試管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