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5號”火箭于1962年開始研制,1967年11月9日首次飛行。
“土星5號”運載火箭,亦稱月球火箭,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阿波羅計劃和天空實驗室計劃兩項太空計劃中使用的多級可拋式液體燃料火箭。土星5號運載火箭是僅次于蘇聯能源號運載火箭的推力第二大的運載火箭,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使用過的自重最大的運載火箭,高110.6米,起飛重量3038噸,總推力達3400噸左右,月球軌道運載能力4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18噸。“土星5號”是三級火箭,由S-1C第一級、S-2第二級、S-4B第三級、儀器艙和有效載荷組成。第一級長42米,直徑10米,到尾段底部直徑增大到13米。尾段上裝有4個穩定尾翼,翼展約18米。第一級采用5臺F-1發動機,推進劑為液氧和煤油,兩個10米直徑的鋁制推進劑貯箱用桁條和隔框加強。第二級長25米,直徑10米,采用液氧液氫推進劑,共用5臺J-2發動機。第三級長18.8米,直徑6.6米,1臺J-2發動機,推進劑為液氧液氫。
自1967年11月9日首次飛行后到1973年間美國共發射了13枚“土星5號”火箭,它們保持著完美的發射記錄。共有9枚“土星5號”運載火箭將載人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送上月球軌道。最后一次土星5號的發射是將“天空實驗室”空間站送入太空。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