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個全國科普日市民在現場參觀 新華網 夏添 攝
點擊圖片查看完整數據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 商亮)日前,中國科協發布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6.20%,比2010年的 3.27%提高了近90%,超額完成了“十二五”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5%的目標任務,進一步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十二五”以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發生了深刻變化,公民科學素養建設規模擴大,科普進入大眾化階段,有效提升了公民科學素質。 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1-2015年)》,明確了“十二五”時期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和重要舉措。201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了“十二五”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的具體目標任務。
十八大報告強調“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二五”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發展趨勢的調查標志著,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已經進入快速增長階段,這為我國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公民支持科技事業發展并對科學技術的應用充滿期望,超過80%的公民贊成“現代科學技術將給我們的后代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科學技術使我們的生活更健康、更便捷、更舒適”。
通過數字可以回望五年來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走過的道路。據統計,2013年科普經費達到132.19億元,比2010年提高32.83%,其中人均科普專項經費達3.41元,是2006年的1.89倍,為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經費支持。2014年,全國有6583個科研機構和大學的優質科普資源面向公眾開放。到2014年底,全國共建有科技館410個,科技博物館678個,開發制作流動科技館134個,全國科普大篷車保有量865輛,對全國92個科技館進行免費開放試點。科協發動全國3951名科技專家,組建341個科學傳播專家團隊,大力開展科學傳播活動。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部門達到33個,部門間已廣泛形成工作合力。截至目前,中國科協代表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部門與北京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署了共建協議,完善共建機制。加快深入推進綱要實施工作,形成層層落實的工作局面。目前,我國科普志愿者隊伍不斷發展,據最新的科普統計,全國注冊科普志愿者已達337.28萬人。
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是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的有力支撐,是讓科技走進人民生活的重要舉措,引導全社會提高科學素質可以有效推動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也促使我國在科技、教育和人才競爭中搶占先機。
中國科協表示,會繼續將推動把公民科學素質指標納入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全面推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共建機制,繼續定期開展公民科學素質監測評估,努力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