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其是中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高士其,原名高仕锜,乳名貽甲,閩縣(今福州市區)鰲峰坊人。1918年考入北平清華留美預備學校,獲得英語、國語、化學、博物各科優等獎章。1925年夏,考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后轉入芝加哥大學。1927年畢業,獲學士學位,正當高士其準備報考化學系研究生之際,高士其的姐姐突然因病去世,于是他轉入芝加哥大學醫學研究院攻讀細菌學。
一次在研究腦炎病毒的過程中,瓶子破裂,他不幸被病毒感染,從此留下了終生不治的殘疾,但還是堅持讀完了醫學研究院的博士課程。
從1934年開始,高士其發表作品,當時的他已經是病魔纏身,一天只能寫幾百個字到千把字。但他用勤奮的創作向廣大群眾傳播科普知識,一生創作了400多篇科普論文和科學小品、200多篇科學詩歌,匯編成20多本書,總計達500多萬字。他的作品語言清新簡潔,生動形象,深受讀者喜愛,引導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學道路,被親切地稱為“高士其爺爺”。
1999年,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國際編號為3704號小行星命名為“高士其星”。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