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發明是指古代中國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司南、火藥、活字印刷術。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并為后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這四種發明不但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之無愧為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瑰寶。

 

 

中國的造紙術起源于公元前2世紀,到了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制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制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使得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造紙術在三世紀初傳入越南;七世紀初傳入朝鮮、日本、印度。

公元751年,唐朝大將高仙芝率軍與大食(阿拉伯帝國)將軍沙利會戰于中亞重鎮怛邏斯(今哈薩克斯坦的江布爾),唐軍戰敗。怛邏斯之戰后,唐軍中的部分造紙工匠被阿拉伯軍隊俘虜。沙利將這些工匠帶到中亞重鎮撒馬爾罕,讓他們傳授造紙技術。當年撒馬爾罕就出現了中東第一個造紙作坊,794年巴格達出現由中國工匠建立的造紙作坊,造紙術由此傳到阿拉伯地區。

9世紀,造紙術傳入非洲,逐漸取代莎草紙,到十世紀中,完全取代莎草紙。12世紀初傳入西班牙,最初由阿拉伯人在薩蒂瓦建立了造紙廠,1157年基督徒在比達隆建立造紙廠。

意大利在12世紀就用阿拉伯人輸入的紙,到1268年才在布里亞諾建立第一座造紙廠,其后,在1293年波洛尼亞、帕多瓦、熱那亞等地相繼出現造紙廠。

1348年特魯瓦出現法國第一家造紙廠。此后,造紙術在歐洲到美洲得到了廣泛傳播。極大促進了這些區域的文化傳播與發展。

指南針,即司南,它的發明是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結果,在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質并試圖更多地應用這些性質。早在11世紀初,中國人就已發現磁偏角為即15°,與今日中國大部分地區在-10°到 +2°之間的地磁夾角相若。

司南一經發明很快就被應用到軍事、生產、日常生活、地形測量等方面特別是航海上。司南在航海上的應用有一個逐漸發展過程。成書年代略晚于《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司南。”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司南的記載。

吉伯(Gilbett)于1600年在其所著書中說:馬哥孛羅于1260年把指南針由中國帶到意大利。十二世紀末及十三世紀,歐洲人均已用指南針航海。阿拉伯人采取了中國人的應用方法。巴拉1242年在敘利亞海所看見的水上浮針及拉題尼1260年在英國牛津所見的水上浮針,與1116年《本草衍義》所描寫者完全相同。巴拉所記印度洋的鐵魚與《事林廣記》所載指南魚,亦完全相同。

指南針的傳入,為歐洲的造船和航海事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證,為歐洲人開辟新航路,打開世界市場,進行殖民擴張,提供了條件。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又一創舉,大約十四世紀,活字印刷術傳到朝鮮、日本,復由中亞傳至小亞細亞與埃及,并影響于歐洲。

1440年左右,約翰內斯·將當時歐洲已有的多項技術整合在一起,發明了鉛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他的發明導致了一次媒介的革命,迅速推動了西方科學和社會的發展,在實質上推進了印刷形成工業化。1584年西班牙歷史學家傳教士岡薩雷斯·德·門多薩在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中提出,古騰堡受到中國印刷技術影響,并作為他活字印刷術的藍本。

之后,活字印刷術經過德國而聲速傳到其他的十多個國家,促使文藝復興運動的到來。十六世紀,活字印刷術傳到非洲、美洲、俄國的莫斯科,十九世紀傳入澳洲。

火藥是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公元8~9世紀,煉丹家已經知道硫磺、硝石與木炭混合燃燒時,會發生劇烈的反應。這樣,在唐代就發明了以這三種物質為原料的黑色火藥,唐中期書籍記載了制成火藥的方法。唐末運用于軍事。

到宋元時期,各種藥物成分有了較合理的定量配比,并且先在軍事上得到使用,出現了最早的火炮、火槍、火箭、地雷、炸彈等火藥武器,如南宋時發明“突火槍”。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的銅火鏡,制造于元年順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銅炮,由于靠火藥作為推動力,其威力較大,稱它為“銅將軍”。

火藥在13世紀時傳到阿拉伯持國,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藥的硝稱為“中國雪”。14世紀以后,我國制造火藥武器的技術經阿拉伯傳到歐洲。火藥的發明和傳播,改變了中世紀的戰爭模式,是軍事上劃時代的一件大事。

造紙、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四大發明不僅對我國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發生過較大的作用,尤其是對正在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西方一些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歐洲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這些偉大的發明影響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來自東方的高科技——四大發明傳入歐洲

圖文簡介

中國四大發明是指古代中國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司南、火藥、活字印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