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多媒體技術今日已經被廣泛運用,但是,說起改變新媒體歷史的“星光中國芯工程”,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多媒體數字技術到底是什么?數字多媒體技術和傳統多媒體技術有什么區別?這些又和“星光中國芯工程”有什么關系?
1999年1月,“兩彈一星”元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光召院士的熱情倡導下,應邀回國的鄧中翰、楊曉東等一批來自硅谷的留美歸國博士,在原國家信息產業部、財政部、北京市政府的直接領導和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投資支持下,啟動并承擔了“星光中國芯工程”。1999年10月14日,中星微電子公司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成立,致力于數字多媒體芯片的研發、設計及產業化工作。
什么是數字多媒體?
數字多媒體技術,其實就是把聲音、圖像,坐成數字化的文件,播放這些數字化文件,就可以得到原來看電視、看電影一樣聲畫并茂的觀看感受。“星光中國芯工程”,就是通過半導體集成電路去迅速完成以前電腦需要做很久的工作。這樣的一塊電路可能只有指甲蓋大小,但是上面的上億個晶體管卻可以通過芯片計算,快速、實時地采集圖像、聲音、視頻,而且可以立刻壓縮、傳輸,在傳輸端實時播出。
2011年,周光召院士為“星光一號”慶生
數字多媒體技術體積小、速度快,在互聯網時代迅速融入移動端口,很難想象,這一已經全面進入人們生活的技術,在短短的十幾年前才剛剛起步。“星光中國芯工程”啟動之時,我國新興的數字多媒體領域與國外尚有著一定距離,鄧中翰等研究人員致力于的“星光中國芯工程”,戰略目標就是以數字多媒體芯片為突破口、實現核心技術產業化,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芯”打入國際市場。
2001年3月,“星光中國芯工程”推出應用于PC攝像的“星光一號”,這是第一塊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門級超大規模CMOS數碼圖像處理芯片,將核心技術成果進行產業化。2001年11月8日 “星光一號”通過微軟WindowsXP的WHQL認證,是當時中國唯一通過該項認證的產品。可視通信領域、智能監控領域、移動通信領域……“星光中國芯工程”馬不停蹄。
2003年,“星光中國芯工程”已突破7大核心技術,申請了200多項國內外技術專利,“星光”數字多媒體芯片銷售量超過1000萬枚。成果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聯合舉行。隨著不斷的技術突破,“中國芯”走向世界,2007年,“星光”數字多媒體芯片全球市場累計銷量突破1億枚,占據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芯片60%以上的市場份額, “星光中國芯工程”申請國內外專利突破1000項。
中星微董事局主席鄧中翰榮膺“2007品牌中國年度人物”
2008年,“星光移動”手機多媒體芯片全球銷量突破1億枚。“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的成功推出打破了國外芯片產品的壟斷地位,大大緩解了國內數字多媒體芯片由國外產品控制的局面,降低了國內成本,同時又可以大量出口創匯,是“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重要一步。
“星光中國芯工程”讓中國人上千年的傳說“千里眼”成為了現實。千里之外,圖像的精確、實時傳播不再是夢想。可視通訊、視頻監控“天網”都是被這樣的技術推動,成為了可能。從電腦上的攝像頭到手機上的攝像頭,“星光中國芯工程”的芯片讓視頻通訊走得更遠。2007年“星光中國芯工程”轉向傳統安防領域后,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天網”橫空出世,領先于國家級提出國家自主知識產權的SAVC國家標準,加上擁有可以識別人臉、車牌、對異常行為作出預警的智能化識別技術,“天網”因為其大規模、全覆蓋、24小時不間斷,在公共安全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安防工作效率,降低了信息泄露的風險。
2010年12月22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丁文武在2010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暨第五屆“中國芯”及“十年中國芯”頒獎典禮上講話。
視頻智能分析、多媒體通訊、分布式儲存、告警聯動、平安城市等大型系統……“星光中國芯工程”一路前行,并引領著行業的發展。對于中國這樣的數字多媒體制造和消費大國,產業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在“星光中國芯工程”這一領頭羊的身后,中國的數字多媒體產業發展壯大、前景廣闊,躋身國際前列。隨著國家對于創新創業的重視,也有更多高科技園區落戶大城市。更好的環境中有更多的機遇,中國數字多媒體技術的春天已經到來,“星光中國芯工程”也勢必會閃耀出更加耀眼的光輝。
參考文獻
[1]黃友庚. 推動整機與芯片聯動 打造集成電路大產業鏈——2011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暨“中國芯”頒獎典禮在濟南召開[J]. 中國集成電路,2012,Z1:14-18.
[2]孫建平,趙昌平. 融入全球化與保留中國芯的兩難問題分析[J]. 改革與戰略,2012,03:29-31.
[3]瀑石. "中國芯"的星光之路[J]. 中國科技獎勵,2004,09:21-27.
[4]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集成電路處 孫加興. 由“中國芯”評選看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N]. 中國電子報,2012-11-16008.
[5]楊霞清. 中國芯“洋為中用” AMD“唐裝”起舞[N]. 計算機世界,2005-10-31A24.
[6]鄧中翰. “星光中國芯”的自主創新之路[N]. 人民政協報,2005-10-18C02.
[7]林劍. “中國芯”期待騰飛[N]. 通信信息報,2007-02-28B16.
[8]劉路沙. 讓“中國芯”走向世界[N]. 光明日報,2004/02/04.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