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785年,英國著名科學家卡文迪什在研究空氣組成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當時人們已經知道空氣中含有氮、氧、二氧化碳等,卡文迪什把空氣中的這些成分除盡后,發現還殘留少量氣體,這個現象當時并沒有引起化學家們應有的重視。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這少量氣體里竟藏著一個化學元素家族——“隋性氣體”。

1898年5月,英國化學家威廉·拉姆賽和莫里斯·特萊弗斯在大量液態空氣蒸發后的殘余物中,用光譜分析首先發現了比氬重的氪,他們把它命名為Krypton,即隱藏之意——隱藏于空氣中多年才被發現。 1898年6月,拉姆賽和特萊弗斯在蒸發液態氬時收集了最先逸出的氣體,用光譜分析發現了比氬輕的氖。他們把它命名為neon,意為新,即從空氣中發現的新氣體。

1898年7月12日,他們在分餾液態空氣制得了氪和氖后,又把氪反復地分次萃取,從其中又分出一種質量比氪更重的新氣體,而且他們在真空管中觀察到它發出漂亮的藍色光芒,意識到它是氣體元素“惰性”組的又一個成員,他們把它命名為Xenon,意為陌生人,即為人們所生疏的氣體,因為它在空氣中的含量極少,僅占總體積的一億分之八。

特萊弗斯與拉姆賽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史上今日:1898年7月12日 氙元素被發現

圖文簡介

威廉·拉姆賽和莫里斯·特萊弗斯先是從空氣中分離出了氬、氪、氖,使得接下來氙的發現就變得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