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只體細胞克隆動物綿羊多利誕生。它是由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與英國PPL醫療公司共同培育的。多利的誕生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也是當年最引人注目的國際新聞之一。科學家認為,多利的誕生標志著生物技術新時代的來臨。克隆羊多利于2003年死亡,壽命不到7歲。

胚胎學家伊恩·威爾莫特博士和他領導的基因小組等人利用化學制劑促使一只成年母羊排卵,之后將該卵子小心取出,放入一個極細的與羊體同溫的試管,再用特制的注射器刺破卵膜,吸出其中的染色體物質。這時,原來的卵原細胞僅剩一個空殼。他們又從另外一只6歲母羊的乳腺中取出一個細胞,并抽去細胞核,然后將其與先前的空殼卵細胞融合,生成新的卵細胞。最后,對這一新細胞進行間斷的電擊。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細胞開始分裂、繁殖、形成胚胎。

后來,胚胎被移植到第三只成年母羊的子宮內。5個月之后,這頭綿羊生下了一只由體細胞合成胚胎發育成的小羊羔。

克隆羊“多利”的誕生,引發了世界范圍內關于動物克隆技術的熱烈爭論。它還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也是當年最引人注目的國際新聞之一。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多利的誕生標志著生物技術新時代的來臨。

2002年1月,羅斯林研究所公布,多利的左后腿患有關節炎,證實了其他科學家早先的懷疑。當時,曾領導克隆多利的研究的伊恩·威爾穆特教授曾表示,多利患有關節炎可能意味著克隆技術“效率低”,需要進一步研究。

克隆羊多利于2003年死亡,壽命不到7歲。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史上今日:1996年7月5日 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誕生

圖文簡介

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只體細胞克隆動物綿羊多利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