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0日,俄羅斯利用一枚“第聶伯”火箭成功將37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世界上運送有效載荷最多的一次航天發射。
一箭多星,即用一枚運載火箭同時或先后將數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的技術。它能充分地利用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降低衛星發射成本,使相關聯的多顆衛星保持密切配合,是一種優越的發射方式。但是,從技術上說,一枚運載火箭發射多種不同軌道的衛星是比較復雜的,不容易掌握。
最早實現“一箭多星”的國家是美國。1960年,美國首次用一枚火箭發射了兩顆衛星,1961年又實現了一箭三星。蘇聯多次用一枚火箭發射8顆衛星,并于2014年實現一箭37星。目前,世界上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只有美國、俄羅斯、歐盟、中國和印度。
我國實現“一箭多星”是在上世紀80年代。2015年9月20日早上,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在太原發射,將20顆衛星送入距離地球524公里的軌道,一箭20星創下亞洲之最。
“第聶伯”火箭的有效載荷整流罩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