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男爵,1803年5月12日出生于德國達姆施塔特,德國化學家。他最重要的貢獻在于農業和生物化學,他創立了有機化學。作為大學教授,他發明了現代面向實驗室的教學方法,因為這一創新,他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教育家之一。他發現了氮對于植物營養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稱為“肥料工業之父”。

 

 

李比希自幼就接觸到化學實驗。1818年曾當藥劑師的學徒。1820年在波恩大學學習,一年后轉學到埃朗根大學,18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到巴黎,常聽J.L.蓋-呂薩克和P.L.杜隆等化學家的講演。不久就在蓋-呂薩克的實驗室中工作。1824年回到德國,任吉森大學化學教授,創立了吉森實驗室。1852年李比希任慕尼黑大學教授。1840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842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

李比希是19世紀最著名和最有成果的化學家,是有機化學、農業化學和營養生理學的奠基人。他還發表了許多關于改善農業操作的書籍。1840年他發表了他最重要的關于農業化學的書。為了普及化學知識,他從1841年開始不定期地在《奧格斯堡匯報》上發表科普性的、名為《化學郵件》的小文,獲得很大歡迎。李比希是第一個將試驗引入自然科學教學的人。通過研究他改善了化學中的分析方法,使得化學成為一門精確的學術。在最早的60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有42人是他的學生的學生。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史上今日:1803年5月12日 德國化學家李比希誕生

圖文簡介

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于1803年5月12日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出生,他創立了有機化學,被后人稱為“肥料工業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