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5月16日,蘇聯宇宙飛船“金星-5”號落在金星的背陽面。它在降落過程中測量了金星的環境參數,并與地球保持了53分鐘通信聯系。
蘇聯行星和行星際探測器系列主要任務是探測金星和金星周圍空間。從1961年 2月到1983年6月共發射16個,重643~5033公斤,其中2個飛過金星,4個飛抵金星表面,另外10個在金星表面實現了軟著陸。
“金星”號探測器由軌道艙和著陸艙組成(1 號只有一個密封艙)。探測器在著陸艙向金星表面降落期間探測金星大氣的壓力、溫度、密度、風速、照度、云層結構和大氣的化學成分,著陸后直接測量金星表面的各種參數,并考察了金星表層土壤,在著陸點鉆探金星巖層,完成巖樣的化學分析。
探測器的軌道艙除用數據遙測系統向地球發回各種測量數據外,還用電視攝像機系統拍攝了金星表面的圖像,并發回地球。探測器帶有定向系統、軌道修正發動機、遠程無線電通信和軌道測量系統以及太陽電池陣電源系統。金星-5探測器有著陸系統。“金星”號探測器首先被送入停泊軌道,然后點燃末級火箭,進入飛向金星的軌道。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