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6日,是英國與法國乃至歐洲大陸關系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1.1萬名工程技術人員用近七年之久的辛勤勞動,終于把自拿破侖以來將近二百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滔滔滄海變通途,一條海底隧道把孤懸在大西洋中的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緊密地連接起來,為歐洲交通史寫下了重要的一筆。
英法海底隧道由三條長51千米的平行隧洞組成,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長度為3×38km,是世界第二長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兩條鐵路洞襯砌后的直徑為7.6m,開挖洞徑為8.36~8.78m;中間一條后勤服務洞襯砌后的直徑為4.8m,開挖洞徑為5.38~5.77m。
從1986年2月12日法、英兩國簽訂關于隧道連接的坎特布利條約(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車,歷時8年多,耗資約100億英鎊(約150億美元),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資本建造的工程項目。隧道啟用后,把倫敦至巴黎的陸上旅行時間縮短了一半,3小時即可到達。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