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10日,英國法庭科學服務部(FSS)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DNA數據庫,這是隨著立法的完善建立起來的,這也讓英國成了第一個把DNA技術引進犯罪調查的國家。

 

英國國家DNA數據庫(網絡圖)

 

其實這項實驗研究工作起源于1990年,當時的立法允許對犯人和未偵破案件的現場檢材建庫。1993年,英國皇家刑事審判專門調查委員會建議警察提取嫌疑人的非體內樣本用于DNA檢驗。1994年,《刑事審判與公共秩序法》授權FSS進行信息DNA數據庫的研究,同年4月,FSS就報告了建立國家DNA數據庫的可行性。9月,內政部頒布了樣本提取條例,直到第二年,也就是1995年的4月10日,該條例成為了大英法律,也標志著DNA數據庫的開始。作為犯罪情報數據庫,它可以幫助警察解決案件偵破問題。有些人質疑數據庫是否侵犯人權,但法律規定,數據庫專門為犯罪司法系統設計,只允許辦案人員使用,不對公眾或商業組織開放。這是世界上占國民比例最大的DNA數據庫,相當于法國的50倍。

除了案件偵破,DNA還攜帶著很多私人信息,包括種族、遺傳、疾病等。內政部報告說,直接利用DNA偵破的案件數量從2000年的8612起增加到2005年的近2萬起,許多陳年舊案也得以偵破,通過提取犯罪人基因特征數據可將誤差減到十億分之一。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史上今日:1995年4月10日 英國建立世界上首個國家DNA數據庫

圖文簡介

1995年4月10日,英國法庭科學服務部(FSS)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DNA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