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14日,海洋學家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逝世。她的作品《寂靜的春天》引發了美國乃至于全世界的環境保護事業。
蕾切爾·卡遜(網絡圖)
卡遜出生于賓夕法尼亞州的斯普林達爾的農民家庭,1929年畢業于賓夕尼亞女子學院,1932年在霍普金斯大學獲動物學碩士學位。1936年,她通過了嚴格的考試篩選,戰勝了當時對婦女在行政部門工作的歧視,作為水生生物學家,成為漁業管理局第二位受聘的女性。
蕾切爾·卡遜日間從事科研工作,夜晚進行環保問題的寫作。她曾向許多報刊雜志投稿,闡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緊迫性。20世紀40年代,許多國家對DDT的使用量不斷增加,人們也把DDT作為減少或消除蟲害的突破性成果。1955年卡森讀到有關DDT的最新研究成果后,她確信DDT對整個生態網造成的危害被人們忽視得太久了。1962年,她所寫的《寂靜的春天》在美國問世,它那驚世駭俗的關于農藥危害人類環境的預言,不僅受到與之利害攸關的生產與經濟部門的猛烈抨擊,而且也強烈震撼了社會廣大民眾。
令人遺憾的是,卡遜未能看到她所付出的努力,對此后人類生態環境保護產生的重要影響和積極作用。在《寂靜的春天》出版后幾個月,她的健康全面惡化。1964年4月14日,她在56歲時被癌癥奪去了生命。當今,在人類為消除各種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科學利用和節約資源能源而努力奮斗時,更加敬佩蕾切爾·卡遜——這位在癌癥纏身、生命瀕危時仍然全力保護生態環境的先鋒和衛士。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