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8日,“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來到中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加入到這一小時中來,將進一步在緩和氣候變化問題中扮演重要角色。
“地球一小時”活動日,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20:30-21: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該活動起初只是一項號召悉尼居民關燈的活動,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間8點在澳大利亞悉尼市展開。當晚,悉尼約有超過220萬戶的家庭和企業關閉燈源和電器一小時。事后統計,熄燈一小時節省下來的電足夠20萬臺電視機用1小時,5萬輛車跑1小時。更多參與的市民反映,當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時多了幾倍。
僅僅一年以后,“地球一小時”已成為一項全球性并持續發展的活動,超過35個國家多達500萬人參與其中。全球各大城市的地標性建筑,都為此而佇立于黑暗之中,各城市居民也表達了對刻不容緩的環保事業的熱忱希望。
本次得到官方確認參與活動的中國內地城市有保定、北京、上海、大連、南京、順德、杭州、長沙、長春、香港、澳門等城市。全球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0多個城市共同創造這個美麗的“黑暗時刻”,共同為地球的明天做出貢獻。
活動照片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