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5年3月25日,荷蘭天文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用自制的望遠鏡發現土星的第一顆衛星——土衛六。這是在太陽系內繼木星伽利略衛星后發現的第一顆衛星。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鐘表學家,他是介于伽利略與牛頓之間一位重要的物理學先驅,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當惠更斯還在荷蘭的時候,就曾和他的哥哥一起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成功地設計和磨制出了望遠鏡的透鏡,進而改良了開普勒的望遠鏡。伽利略曾通過望遠鏡觀察過土星,他發現了“土星有耳朵”,后來又發現了土星的“耳朵”消失了。伽利略以后的科學家對此問題也進行過研究,但都未得要領。“土星怪現象”成為了天文學上的一個謎。當惠更斯將自己改良的望遠鏡對準這顆行星時,他發現了在土星的旁邊有一個薄而平的圓環,而且它很傾向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伽利略發現的“土星耳朵”消失,是由于土星的環有時候看上去呈現線狀。就是這樣,惠更斯發現了土衛六,并且還觀測到了獵戶座星云、火星極冠等。
土衛六(Titan,又稱為泰坦星)是環繞土星運行的一顆衛星,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由于它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因此被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存在,科學家也推測大氣中的甲烷可能是生命體的基礎。土衛六可以被視為一個時光機器,有助我們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況,揭開地球生物如何誕生之謎。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