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人人都吃過巧克力,但對它的來歷卻未必都知道。巧克力的原料來自生長在熱帶地區的一種樹木——可可。它的花很小,結出的果實卻很大,每個重達500克,形狀好像紅色的超級大橄欖。可可果實里面藏著30~50粒種子,種子經過發酵、烘烤后,從里面榨出可可脂,然后再加入糖、奶粉、香草等各種配料,就成為大家愛吃的巧克力了。
在今天的市場上,各種各樣的巧克力琳瑯滿目。究竟什么樣的巧克力才算優質呢?其實,代表巧克力的“含金量”,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可可脂的含量。可可脂含量越高,巧克力質量越優。
可可脂中大約含有38%油酸、35%硬脂酸、24%棕櫚酸、2%亞麻油酸和1%其他物質。一般來講,可可脂含量高的純巧克力,香味純正、濃郁,入口軟滑。但由于天然可可脂的成本高昂,其熔點為34~38℃,在常溫下不容易保存,所以一些巧克力制造商會添加較為廉價的代可可脂來降低成本(其成本只有天然可可脂的約1/4)。代可可脂其實是一類能迅速熔化的人造硬脂,它的組成成分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這與天然可可脂大為不同。人體如果攝入過多反式脂肪酸,容易誘發冠心病、靜脈硬化等多種疾病,因此具有一定的健康風險。
由于天然可可脂的熔點較低,而代可可脂的熔點較高,所以測試巧克力中是否含有代可可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巧克力捂在手里。要是巧克力很快變軟,就是含有較高天然可可脂的優質巧克力,否則就可能含有較多代可可脂。